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聚焦两会五委员记者会中解读中国环境问题!


        3月7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解振华、吴晓青、秦大河、胡存智、白岩松就“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雾霾成因是什么?中国是否会调整“气候承诺”?环保考核指标下的增长和减排如何平衡?针对备受关注的一系列环境问题,5位政协委员在7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进行了详细解读。
雾霾主要由人类活动排放造成
        2013年初,4次雾霾过程笼罩中国30个省(区、市),在北京,1月份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至此,频频现身的雾霾成为与民众生活关系更为密切的“心肺之患”。
       “雾和霾是两回事,雾是水汽,霾是颗粒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解释说,这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造成的,就全国来说煤是更主要的,“据我所知,2050年煤作为中国能源比重还要超过50%左右,煤的清洁利用是关键”。所以当前情况下,散烧煤和没有清洁的煤是造成中国城市雾霾的主要原因。
       秦大河指出,另外,汽车尾气和建筑工地一些机械排放,以及和全球变暖关联的大气环流等,也是导致雾霾出现的原因。
去年全球碳排放未增 中国是主要贡献者
        针对有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的碳排放在2014年已经达到峰值”。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澄清,不是这样,目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还在增加,但采取的力度非常大。2015年,全球碳排放没有增加,主要贡献是中国,这是多数研究机构作出的一个判断。
        解振华说,基于各国碳排放与发展有直接关系,到2030年左右中国会出现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因为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这个过程还要能源的支撑,但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要进行大幅度调整。
经济下行之后环境保护和治污是否矛盾?
         针对“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的环境指标问题,以及经济下行之后环境保护和治污能否保持现在的态势等疑问, 全国政协常委、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坦言,有些地方确实出现了经济下滑,一些企业效益下滑和财政增速放缓,这种情况下治污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在减缓或者说环境保护的决心有所淡化。
“这是个观念问题。把经济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对立开来,我认为是不妥贴的,也是不正确的。”吴晓青认为,越是经济下滑越要保持绿色发展的定力,越是经济下滑越要增强绿色转型的决心和勇气,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一时的GDP增长,这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可取的。
城市用地总量控制有利于防治大城市病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到,防治城市病,要逐年减少建设用地增量,实施总量和强度的“双控制”。针对总量控制和新型城市化如何平衡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胡存智认为,建设用地总量“双控”,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有利的,是有帮助的,可以按照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建设的主体功能合理安排,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这样合理地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利,从而防止大城市病。

联系我们

电话:17513176192

邮箱:cnsales@winsensor.com

地址:郑州市高新区金梭路299号